2007年6月28日星期四
国外某高校的中国历史科目期末考试题
这是国外某高校的中国历史科目期末考试题(单项选择题),据说国人看了后,吓坏了一帮,笑倒了一片。
1.为了一个特别美貌的女人而引清兵入关的明末将领是:
(1)吴一桂(2)吴二桂(3)吴三桂(4)吴四桂
2.接上题,着个美貌的女人是:
(1)林滚圆(2)王汤圆(3)张椭圆(4)陈圆圆
3.秦二世时,专擅朝政的,指鹿为马的是:
(1)赵高(2)赵低(3)陈高(4)陈绍
4.著有《道德经》,为道家始祖的是:
(1)李耳(2)李眼(3)李口(4)李鼻
5.原为唐高宗的后宫,后登基为帝,成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的是:
(1)文则天(2)武则天(3)文则地(4)武则地
6.东汉末年,刘备、关羽与谁互有盟约、结为兄弟:
(1)岳飞(2)张菲(3)凤菲菲(4)张飞
7.接上题,其史称为三结义为:
(1)李园三结义(2)桃园三结义(3)杏园三结义(4)苹果园三结义
8.唐朝诗人,著有《长恨歌》,描述杨贵妃生平的是:
(1)白居易(2)黑居易(3)黑嘉丽(4)白冰冰
9.远古时代,传说黄帝于何地打败蚩尤:
(1)涿牛(2)涿猪(3)涿鹿(4)涿马
(ps.:此帖来自 《笑哈哈》,原作者 佚名 , 转帖只为娱乐。)
1.为了一个特别美貌的女人而引清兵入关的明末将领是:
(1)吴一桂(2)吴二桂(3)吴三桂(4)吴四桂
2.接上题,着个美貌的女人是:
(1)林滚圆(2)王汤圆(3)张椭圆(4)陈圆圆
3.秦二世时,专擅朝政的,指鹿为马的是:
(1)赵高(2)赵低(3)陈高(4)陈绍
4.著有《道德经》,为道家始祖的是:
(1)李耳(2)李眼(3)李口(4)李鼻
5.原为唐高宗的后宫,后登基为帝,成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的是:
(1)文则天(2)武则天(3)文则地(4)武则地
6.东汉末年,刘备、关羽与谁互有盟约、结为兄弟:
(1)岳飞(2)张菲(3)凤菲菲(4)张飞
7.接上题,其史称为三结义为:
(1)李园三结义(2)桃园三结义(3)杏园三结义(4)苹果园三结义
8.唐朝诗人,著有《长恨歌》,描述杨贵妃生平的是:
(1)白居易(2)黑居易(3)黑嘉丽(4)白冰冰
9.远古时代,传说黄帝于何地打败蚩尤:
(1)涿牛(2)涿猪(3)涿鹿(4)涿马
(ps.:此帖来自 《笑哈哈》,原作者 佚名 , 转帖只为娱乐。)
2007年6月27日星期三
西藏故事
开往拉萨的火车
在大昭寺遥望布达拉宫
在寺庙前,藏族主妇每天早上供神煨桑,充满香气的烟雾能喜悦众神。
煨桑:藏族人每天早上祭祀神灵的一种物品,一般是点燃香草和松树叶。
西藏人生活在现实和非现实的两个世界中,在布达拉宫里有个柱子,柱子上
刻着一些牙齿,那些是从西藏各个角落朝圣的旅途中,西藏人因为饥渴,疾病,野兽的攻击等原因死在途中,因为是朝圣,他们不能工作,挣钱,得靠施舍,不幸的半途而离开这个世界,活着的就拔下他们的一颗牙,继续前进,最后把他们代入神殿。
煨桑:藏族人每天早上祭祀神灵的一种物品,一般是点燃香草和松树叶。
西藏人生活在现实和非现实的两个世界中,在布达拉宫里有个柱子,柱子上
刻着一些牙齿,那些是从西藏各个角落朝圣的旅途中,西藏人因为饥渴,疾病,野兽的攻击等原因死在途中,因为是朝圣,他们不能工作,挣钱,得靠施舍,不幸的半途而离开这个世界,活着的就拔下他们的一颗牙,继续前进,最后把他们代入神殿。
藏族作者加央西热,在他的诗歌中有这样的章节:
我放弃所有的生存方式,放弃那些粉红,光艳的肌肤
放弃玫瑰的思想,把自己溶化在旷野的万籁俱寂之中
把感情凝固于石板沉甸甸的经文,我的梦与鹰一起飞翔
透过物质的障碍与你交谈,把我代进远古,披上绿衣
你的诞生与我无关,而你的存在使我走进远古的世界
我放弃所有的生存方式,放弃那些粉红,光艳的肌肤
放弃玫瑰的思想,把自己溶化在旷野的万籁俱寂之中
把感情凝固于石板沉甸甸的经文,我的梦与鹰一起飞翔
透过物质的障碍与你交谈,把我代进远古,披上绿衣
你的诞生与我无关,而你的存在使我走进远古的世界
在现实的圣湖边,他们对待游客,租用他们的牛马到湖边,是10元钱,可别忘了回来的途中再讲一次价,不然,得付出50元,你会问;不是10元吗?他则回答你,那是去的价格,回来的价格是40元,既然都回来了,得他说了算,没有讲价是你自己的错。
2007年6月26日星期二
兄弟啊,兄弟
伯格曼虽然是世界级著名导演,可是他的童年却并不那么如意。他有个体格比他健壮的兄弟,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而且常常同进同出,在心里,却互相憎恨着对方。
伯格曼的哥哥喜欢捉弄他。有一次,他拿着一条钓鱼用的小虫跟弟弟说:“如果你把这条虫吃下去,我就给你五元钱。”,等伯格曼把虫吞下去的时候,他哥哥却说;“你蠢得连小虫都要吃下去,我决定不给你这五元钱了。”
弱小的伯格曼很容易受骗,还有一次,兄弟对他说;去拿外婆的雨伞,把它打开,握住雨伞从阳台往下跳,这样你就会飞起来。伯格曼真的就打开雨伞,却在最后的关头停住了,开始哭了起来。伯格曼哭泣的原因不是又一次受骗,而是自己飞不起来。
伯格曼的哥哥长大后做了外交官,懂得七种语言,偏爱历史和政治家传记,毕生看不起艺术,心理分析,宗教以及精神层面的东西,弟弟除了宗教,其他与之刚好相反。哥哥聪明,傲慢,自私和无情。直到他们都变老了的时候,有次哥哥专门拜访弟弟,尽管他们内心早已经不再恨对方了,可是双方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对方,漫步小径,谈了很多事情,感觉两个人之间却是一片空白,真没有想到两个人的世界是如此的隔阂,没有关联,也没有感情。
记得布莱德 皮特演过一个叫“大河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的电影,讲述两兄弟的人生经历,其中有一段故事,兄长的女朋友希望他们俩能帮助和带动一下她那被宠坏了的,又无多大用处的兄弟,结果,女朋友的兄弟跟兄弟俩外出钓鱼,路上沾花惹草,裸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皮肤烫伤,回家时候的样子很狼狈,这个狼狈的局面,惹恼了女朋友。
人与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志趣和追求各不一样,从而命运也有着千差万别,谁都不可能去担当或者接替他人的命运,这也许是我们人生的悲哀与无奈吧。
就拿我的朋友雷教授来说,也难以避免。当初认识雷教授前,就有很多人这样说;“哎,雷教授,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雷教授的父母,是中国当代曾红遍大江南北的“红岩”一书里的主角,父母都被国民党枪杀,父亲是川北地下党第一把手。父母牺牲后,她就被其他地下党的成员收养,并改姓雷。雷教授有一兄弟,兄妹俩曾经手牵着手,奔跑在重庆山城崎岖的道路上躲避特务的追踪,无数次的搬迁,动荡不安的童年和人生里种种风风雨雨。
可是雷教授的这个兄弟,变得越来越自私,自私的人,心胸就狭隘,斤斤计较,自然也就寡情,全不顾手足情。等养母去世后,一时间,两个仍然在人世间的人,尽然如隔离在两个世界。
“简直根本没有办法沟通,只有算了。”雷教授说话的语气加快起来,决然之中,内心有痛。
兄弟啊,兄弟。
伯格曼的哥哥喜欢捉弄他。有一次,他拿着一条钓鱼用的小虫跟弟弟说:“如果你把这条虫吃下去,我就给你五元钱。”,等伯格曼把虫吞下去的时候,他哥哥却说;“你蠢得连小虫都要吃下去,我决定不给你这五元钱了。”
弱小的伯格曼很容易受骗,还有一次,兄弟对他说;去拿外婆的雨伞,把它打开,握住雨伞从阳台往下跳,这样你就会飞起来。伯格曼真的就打开雨伞,却在最后的关头停住了,开始哭了起来。伯格曼哭泣的原因不是又一次受骗,而是自己飞不起来。
伯格曼的哥哥长大后做了外交官,懂得七种语言,偏爱历史和政治家传记,毕生看不起艺术,心理分析,宗教以及精神层面的东西,弟弟除了宗教,其他与之刚好相反。哥哥聪明,傲慢,自私和无情。直到他们都变老了的时候,有次哥哥专门拜访弟弟,尽管他们内心早已经不再恨对方了,可是双方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对方,漫步小径,谈了很多事情,感觉两个人之间却是一片空白,真没有想到两个人的世界是如此的隔阂,没有关联,也没有感情。
记得布莱德 皮特演过一个叫“大河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的电影,讲述两兄弟的人生经历,其中有一段故事,兄长的女朋友希望他们俩能帮助和带动一下她那被宠坏了的,又无多大用处的兄弟,结果,女朋友的兄弟跟兄弟俩外出钓鱼,路上沾花惹草,裸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皮肤烫伤,回家时候的样子很狼狈,这个狼狈的局面,惹恼了女朋友。
人与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志趣和追求各不一样,从而命运也有着千差万别,谁都不可能去担当或者接替他人的命运,这也许是我们人生的悲哀与无奈吧。
就拿我的朋友雷教授来说,也难以避免。当初认识雷教授前,就有很多人这样说;“哎,雷教授,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雷教授的父母,是中国当代曾红遍大江南北的“红岩”一书里的主角,父母都被国民党枪杀,父亲是川北地下党第一把手。父母牺牲后,她就被其他地下党的成员收养,并改姓雷。雷教授有一兄弟,兄妹俩曾经手牵着手,奔跑在重庆山城崎岖的道路上躲避特务的追踪,无数次的搬迁,动荡不安的童年和人生里种种风风雨雨。
可是雷教授的这个兄弟,变得越来越自私,自私的人,心胸就狭隘,斤斤计较,自然也就寡情,全不顾手足情。等养母去世后,一时间,两个仍然在人世间的人,尽然如隔离在两个世界。
“简直根本没有办法沟通,只有算了。”雷教授说话的语气加快起来,决然之中,内心有痛。
兄弟啊,兄弟。
2007年6月25日星期一
悲喜交加的奥拉
今年夏天,当奥拉结束了在伦敦的工作,回到斯得哥尔摩家中的时候,妻子提出来要跟他离婚。
奥拉搞不清楚这是为了什么。
奥拉是在若尔夫生日晚会期间这样跟我们大家解释的,因为他妻子没有来参加,大家只是“哦”了一声,然后是沉默。
现在大家都学乖了,这跟去年冬天发生在亨瑞克身上的离婚事情有点关联。亨瑞克那天运气不好,先输光了自己的牌,离开牌桌的时候,他突然对大家说了一句:“我要离婚了。”
大家看见他孤独的背影,都同情起他来,连平时疏于表达的荣黎都在说:“我们该邀请他共进晚餐。”
亨瑞克已经从以前的房子里面搬出来,临时租了一套公寓。大家估计可能是亨瑞克的怪脾气引得他的妻子把他赶出了家门,然后大家好象突然想起了什么,马上就意识到:亨瑞克的妻子一离婚,即刻就要变成大富婆了, 她会很富有的啊。
亨瑞克是个大富翁,自然脾气有时候也有点与众不同。其实这样的想法和猜测没有能延续到冬天的完结,在荣黎的生日晚会上,亨瑞克就把现在的女朋友带来了。亨瑞克的女朋友急于想跟我们打成一片,好奇地问了很多问题,没有想到无意之间把自己给表露了出来,原来她跟亨瑞克是在送各自小孩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了,如今他们的孩子都该上大学了。
这颗地雷,早就埋了许久啊。
难怪现在在国内的同学聚会,也有人要说;“ 唉,我们去干嘛?当灯泡啊,人家都是去看看以前追求过的对象,如今过得怎么样了呢。”
原来都是去叙叙旧,开开怀的。
奥拉跟妻子结婚的时候,就决定当丁客家庭,他看上去个子高高的,带着一付文明眼镜,很儒雅,也比亨瑞克年轻许多。
奥拉现在有的是时间,前几天,现在仍然是他的妻子的拉尔米拉,给我们一封电邮;
奥拉的摄影图片获奖了,而且是一等奖,这个奖项是一家主流报纸举办的。
看来奥拉在悲情的时刻也有喜事。
可是没过两天,奥拉自己又给大家电邮一封;他又上报纸了。
这次可就是有点惊险了,奥拉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一位22岁,骑摩托车的女青年跟他的汽车撞了,女青年的伤势很重,在奥拉寄信的时候,仍然没有脱离危险。
虽然说起原因,但毕竟是跟 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有牵连,大家都担忧。
昨天,刚过完仲夏节,急匆匆回来,就打开邮箱看奥拉的邮件; 22岁,开摩托车的女人,不但脱离了危险,而且身体各部位保存完好,很幸运, 还可以继续骑她的摩托车,只是下次不要在公路上玩命了。
奥拉是个作事情认真,待人善良的朋友,可以想象他 的这个夏天以及这个夏天的仲夏节,可以称得上是悲喜交加啊。
奥拉搞不清楚这是为了什么。
奥拉是在若尔夫生日晚会期间这样跟我们大家解释的,因为他妻子没有来参加,大家只是“哦”了一声,然后是沉默。
现在大家都学乖了,这跟去年冬天发生在亨瑞克身上的离婚事情有点关联。亨瑞克那天运气不好,先输光了自己的牌,离开牌桌的时候,他突然对大家说了一句:“我要离婚了。”
大家看见他孤独的背影,都同情起他来,连平时疏于表达的荣黎都在说:“我们该邀请他共进晚餐。”
亨瑞克已经从以前的房子里面搬出来,临时租了一套公寓。大家估计可能是亨瑞克的怪脾气引得他的妻子把他赶出了家门,然后大家好象突然想起了什么,马上就意识到:亨瑞克的妻子一离婚,即刻就要变成大富婆了, 她会很富有的啊。
亨瑞克是个大富翁,自然脾气有时候也有点与众不同。其实这样的想法和猜测没有能延续到冬天的完结,在荣黎的生日晚会上,亨瑞克就把现在的女朋友带来了。亨瑞克的女朋友急于想跟我们打成一片,好奇地问了很多问题,没有想到无意之间把自己给表露了出来,原来她跟亨瑞克是在送各自小孩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了,如今他们的孩子都该上大学了。
这颗地雷,早就埋了许久啊。
难怪现在在国内的同学聚会,也有人要说;“ 唉,我们去干嘛?当灯泡啊,人家都是去看看以前追求过的对象,如今过得怎么样了呢。”
原来都是去叙叙旧,开开怀的。
奥拉跟妻子结婚的时候,就决定当丁客家庭,他看上去个子高高的,带着一付文明眼镜,很儒雅,也比亨瑞克年轻许多。
奥拉现在有的是时间,前几天,现在仍然是他的妻子的拉尔米拉,给我们一封电邮;
奥拉的摄影图片获奖了,而且是一等奖,这个奖项是一家主流报纸举办的。
看来奥拉在悲情的时刻也有喜事。
可是没过两天,奥拉自己又给大家电邮一封;他又上报纸了。
这次可就是有点惊险了,奥拉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一位22岁,骑摩托车的女青年跟他的汽车撞了,女青年的伤势很重,在奥拉寄信的时候,仍然没有脱离危险。
虽然说起原因,但毕竟是跟 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有牵连,大家都担忧。
昨天,刚过完仲夏节,急匆匆回来,就打开邮箱看奥拉的邮件; 22岁,开摩托车的女人,不但脱离了危险,而且身体各部位保存完好,很幸运, 还可以继续骑她的摩托车,只是下次不要在公路上玩命了。
奥拉是个作事情认真,待人善良的朋友,可以想象他 的这个夏天以及这个夏天的仲夏节,可以称得上是悲喜交加啊。
2007年6月18日星期一
从西藏旅游看中国旅游行业的怪圈
西藏铁路开通刚一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旅游。我们一行是刚过了国内五一黄金周去的。
准备西藏之行,先在网上查阅国内各种关于西藏旅游的旅行社,即使同一航程的天数和旅游级别的规格相同,标价差别之大,各有各的理由,现在各个旅行社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在 MSN 和国内的 QQ 上随时都有人员在线回答问题。刚开始,感觉国内的变化之大,不但方便,而且令人鼓舞。
我们之所以要旅游参团,实际上是必须的,是规定,因为我们没有资格直接跟当局申请去西藏的入藏函,这个是旅行社的一个特权,就申请入藏函的价格,一般在网上看见的是 500 元左右,其实具体在西藏呆上几天,价格是不同的,起价应该是从 200 元 --500 元,正是这个模糊概念,旅行社很容易收取最高价格,对于游客来说,只要是明码实价,大家都能接受,关键是这样的模糊,让人感觉不舒服。
入藏函究竟有什么用?我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入藏函,生怕弄丢,结果命运给我们开了个玩笑,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人问起或者提及到这个入藏函。难怪 Michael Buckley 在 " Tibet " 一书中说道:这是政府挣钱的一种方式,好在这种形式在将来有可能取缔。
对于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有点相似在非洲原野上的政府,其实到成都去看看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他们的大楼,他们的硬件配备情况,真的可以说成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模样,上面的说法,很容易让没有去过中国或者不了解当今之中国的世界各地的人产生误会,真的以为这样贫穷国家的贫穷部门,只能这样小家之气。
我兄弟在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的时候,痛骂了我一阵,怎么事先不跟他联系和商量着办旅游的事情,因为他的一个同学便是这个 大 旅行社的法人兼老总,他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他的同学便解释道:其实收取旅客的费用远远还没有达到实际旅游所需要的价格上面去,游客去到那里要去购物。
我对这样的回答不甚理解,答非所问。
后来到了拉萨,参加旅游团队,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经历。团队的导游是个成都人,在为当地旅行社工作, ( 事前在成都的这家旅行社跟我签订旅游合同的人员告诉我,如果我们在西藏有什么实际问题的话,他们尽量解决,不过导游是属于西藏管辖的范围,我们没有任何权力,呵呵,不就等于是把我们卖到西藏旅行社去了吗?可是工作人员有说道:我们在那里设有办事处。 …… 很多事 情 ,其实简单,但是管理上非得搞复杂 , 加上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 )
在接我们的车上,这位一句英文都不会说的导游向大家表明,他所在的旅行社,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旅行社,希望大家放心,不会有什么欺骗现象发生,这个团队有来自 S 国的,他把生产北欧海盗的 S 国说成是生产钟表的 S 国,而且态度果断,不得不信, 有来自台湾的,有来自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 , 和全国各地的同胞。
这个导游,看上去年纪不大,但是有成都人特有的圆滑,成都人说这个是“油”。他连他的真实姓名懒得说:“大家既然都来到了雪域之都,就叫我高山雄鹰吧。”
“高山雄鹰”说起话来,中气不足,就连文雅的江苏游客都在给他提出宝贵
意见,听不清楚他的解说,希望他大声点。 我猜想那是担心自己太用功的话,得个职业病 -- 咽炎什么的,还得自己掏腰包呢。
其实如果真的这样来看待他们在西藏工作的性质,那样反到简单了。
他们的工作,有时候就是在走钢丝,非常的不安全, 不安全有几个因素,一个是游客只要有投诉,哪怕一次,他们的工作就会停顿下来,所以他们得小心翼翼,另外,他们得从游客身上赚钱,这个跟第一因素相违背的,所以,每天的行程中必有购物,各个地点的购物,每次到的旅行团,都得数人数,以便到后来跟旅行社分红,所以不管游客愿意不愿意,都得进去逛上一趟,有次江苏的一位游客,在车上有高山反应,坐在那里连风景点也没有去,可是客车的司机毫不客气地吼了一声:“下去!”
另外就是政治和宗教 的原因。
到了拉萨,导游会反复跟游客强调;大家千万不要在这个地方谈论政治,谈论宗教,这是个敏感的地区,那么多的驻军部队,有门号和没有门号的,大家尽量不要去惹麻烦。特别是在参观寺庙的时候,一定不要问不该问的问题,实在是想讨论什么,下来再说。
结果是没有人下来想讨论什么问题。
据另外当地的导游讲,几乎每年都有几位导游因为讲解不当去坐牢的,不管是当局还是喇嘛方面,双方都有人随时监听导游极其游客的言论,喇嘛平时出了念诵经文就是学英文,因为藏文也是由其字母构成的,喇嘛学起英文来,比汉语容易些,其中也有宗教和历史的原因。据说去年有位导游用英文跟洋人在布达拉宫讲解,不知道什么内容招惹里面的喇嘛,喇嘛用大的青冈木,把导游从那山上打得滚下去的。
我们参观的时间是有限的,其他的时间就用来购物,尽管没有多少人购物,但是旅行社仍然不缺乏兴致让大家随时感受到购物的存在和必要。我在参观的第一天就跟导游请假,我们不跟大家一起吃午饭,吃晚饭,钱不退没有关系, 虽然游客对自己的餐费付出的是每顿饭钱是 40--50 元,结果实际上能吃到的饭菜的质量是 10 元,江苏有一对夫妇,最后一天自动放弃了餐桌,据他们讲饭菜确实太难以下咽。
另外的晚会,表演活动我们不去,参观民族学院的博物馆不去。导游跟我说:请你跟我合作好不好,我们这些活动都会数人数的,到不齐的话,会扣我钱的。 我回答他:我们在西藏呆的时间很有限,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因为我们耽误你挣钱,欠你多少,回去出发的时候补给你。我指出他根本就没有带我们去项目里面的其他地方,我们得自己去补上。导游只好说:主要是要去购物,没有时间。
其实在跟导游提出问题的时候,客车已经把游客带到了一个离拉萨有点旅程的名叫“太阳岛”的地方,去买牛肉,那个岛看起来是新建的,亭台楼阁的,看似风雅 , 大白天的,倒是很安静,离开“太阳岛”的时候,导游解释说; 我们刚到的地方是个“风俗场所”,只在夜里歌舞升平,男游客可以享乐。
其实这样的享乐早已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就在我们住的成都的饭店里面,每天晚上,甚至常常是午夜过后,都有美女打来电话,询问是否需要特殊服务,卫生间里面全套系列产品占据卫生用具摆放位置。
游客在拉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山的反应,起码人们都不敢开小跑,走大步,否则连气都喘不上来。
西藏,这个由季风吹了不知道多少个世纪的雪域之地,不管人们制作了多少具有想象力的神话和传说,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诸多原因造成的极大反差的文化背景,对于游客来说,始终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我们在途中,遇见一个从西安过来的中国导游, 至少他让我们看见未来的一点希望 . 我们看见他在火车上每个早餐的时候,怀抱着不同的茶叶盒,耐心的询问他自己所带的团队 每一个成员, 到每个站口下来换空气的时候, 他 都要询问车上的工作人员,具体的车站名称和海拔高度,他的细心和责任心,我们还以为他是从德国自己亲自代团过来的,他带领一个德国团队,讲得一口德语和英文,态度极为和蔼可亲。
这次回国,我们坐的是荷兰航空公司的飞机 ( 已经被法国航空公司收买 ) ,不管是回国还是回到 北欧 的旅途上,飞机上都是从中国西南地区去欧洲旅游的中国客人,他们每天得给导游 7 欧元的小费,但愿他们辛苦出来一趟,对于我在飞机上的邻坐,两次都是 70 岁,另外一个 79 岁的老人来说,也许这一生就一次的机会,但愿不要把仅有的,十分有限的时间用于无聊的购物上面去,而有意耽误那些游客真正应该,有权力去观赏的人文风景。
前年,我看到一篇关于中国游客来北欧旅游人数每年迅速上升的报道,报道这样说:很多中国游客目前是一群缺乏旅游经验的团队,因为不懂得英文,和其他外语,必须需要导游,缺乏自我旅游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游客购物量比较大。我在阿姆斯特丹转机的时候,人们都排着长队安检出海关, 一些从重庆来的游客问我,他们需要在海关退购物税,在哪里?在什么地方?登机的时间已经 紧迫了 ,如果早些时间到机场,什么事情都好办。
现在话说回来,如果中国的旅游价格真的是象那位旅行社老总说的那样,那么为什么不给出个明码实价来,赚多少才是赚?是不是没有个度数,越多越好?为什么非要遮遮掩眼地,甚至是对游客拐弯抹角地骗来骗去的,耽误其时间,景点。为什么旅行社不是以提高导游的 业务水准,基本责任感 和旅行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来搞好旅游行业的信誉和利益,而是情愿以不正当的所谓骗取,各种引诱游客购物来达到谋利益呢?这个怪圈,其实早就引起很多游客的投诉和反感,而且就在前一段时间里面,就在这里的网上,就可以看到中央十台报道内地游客去香港购物被骗的报道,那么为什么这种现象仍然能够持续下去,政府部门也并不是不知道这样的怪现象,光靠投诉和愤怒,是不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旅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才是旅行社的衣食父母关系 , 旅行社为什么情愿把跟游客的关系搞成对立,敌我的关系呢?
另外, 我更希望游客们尽快的成熟起来,自己对旅游的行程和景观,以及对所到的地方有个知识性的了解,不要那么心甘情愿地被领着走,走到无路可退的时候,才想起要去投诉,被别人宰了,才想起该愤怒,游客自己不去占领主动,最后的结局必然是吃了亏,还得自己吞下去。何苦呢?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
外嫁女--跨国婚姻女人篇
汉学家高本汉有个学生,本来在大学里面念拉丁文和希腊文,理想是当一名高中老师,结果在1946年,当他读到林语堂先生英文版“生活的艺术”,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开始读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本的“道德经”,感觉不满意,所以渴望拜见高本汉,高本汉就建议他跟着他学习中文。高本汉对现代汉语和现代中文文学不感兴趣,喜欢教他们“左传”,“四书”,总之,愿意教他们先秦文学著作。
不料学习两年过后,这个学生就获得美国罗克菲勒奖学金,去到中国调查四川的方言。
不料这一去,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幸福了自己一生。因为他在华西大学呆上的那段时间里,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子宁祖。
这个人就是马悦然。
宁祖当时是18岁高中毕业的学生,父亲是华西大学里面的教授,母亲是省女子中学的校长。马悦然跟另外一位英国男子搬入教授院子里面的空房子居住,当母亲的校长就要求他们两个洋人给自己的女儿教授英文。英国人看上宁祖漂亮的姐姐,不愿意教宁祖,任务自然就落在马悦然的身上。
可是宁祖不愿意学习英文,马悦然就去买了几个罐头的可可粉,每次等宁祖来上课的时候,就给她喝,宁祖虽然喜欢喝可可,但是喝完了就逃课。
宁祖有时候也带马悦然去古籍书店,去外面的餐馆吃饭。虽然有些往来,但是马悦然在来中国之前,就跟本国一女子定了婚,那女子去了美国旧金山大学读书。当马悦然离开成都去香港的时候,离开前的那个夜晚,马悦然和宁祖默默地坐在一个房间里面,大家都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马悦然在香港跟他的未婚妻取得了联系,可是那个女子在旧金山已经有了意中人,想跟马悦然解除婚约,后来马悦然就发封电报给祖宁父母,请求跟宁祖结婚。
祖宁当时跟成都市军管会公安所申请把户口迁移到广州,然后再申请去香港。马悦然就在香港等着她。
等到他们俩团聚后,自此,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可是历史有时候发展却有了大大的退步。上个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期),有个中国女子跟一位法国住北京大使馆的文化秘书恋爱,就出了大问题。这个女子是个绘画的,毕业分配在北京某个剧院里面担任舞台布景,可是她的绘画风格太“资产阶级自由化”,而且跟个法国人有男女关系,所以,就在那个法国人短暂回国的时候,公安连夜就跑到这个女子姐姐在北京郊外的家里,把这个女子抓进了监狱。
不料,那个法国男人不是闹着玩的,他要跟这个女人结婚,这件事情最后的解决得益于法国首脑访问中国的时候,特地向中国当局提出来了。
那女子后来移居到了法国。当时的中国,一位女子,如果跟一个外国男子在公园里面接吻,“探子”发现了,就会把那女子带回到公安的派出所里面关押起来,教育以后,才放出来。
这样的事情,要在今天看起来,已经是“耸人听闻”了。
有位大学教师,在美国读博士期间,妻子也陪读去美,在一个学校里面教授中文,后来课堂里面来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很喜欢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也感兴趣。可惜,这对夫妇即将回国,那少年也想跟随他们到中国去继续学习中文。
不料,那少年的父母同意了儿子的选择,想把他们年少的儿子拜托给这对夫妇俩。
等到他们临行前,就邀请他们到家里作客。当专车把这对夫妇接送到少年家里面的时候,他们感觉好象进入了迷宫……
这对夫妇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紧接着那少年也跟到了国内,来到校园继续学习中文。
少年在校园里面,遇见了两个自费大学生,她们俩请少年给她们补习英文,付课时费给他。年轻人都需要友谊,需要朋友,那少年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女生退出了学习,一个女生就跟少年恋爱了。而且他们还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公寓。
有一天,公安人员找到了那个女学生,跟她谈了些话,问她知道不知道她恋爱的对方是谁,那女生说不知道,于是公安就告诉她;你谈恋爱是你的自由,我们了解到你家庭因为经商,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只是不希望你把那些不良的人员带到少年的身边,我们对他的安全负有责任。
那个女生听完了真实的故事后,可能自己也吃惊不小。于是就消失了。
可是过了几天以后,她又跟少年恢复了来往。
感情,谁能为之奈何?
据说,那少年的父亲就是美国前副总统。
我有个朋友,回国相聚的时候,跟我们大家谈起他那“年轻漂亮”的姑妈来,姑妈很早的时候去北京考电影学院,结果在京遇见了一个外交人员,后来外嫁移居欧洲了。
姑妈前两年又结婚了,这次是嫁入到诺贝尔家族里面去了,现居住美国。朋友说:婚礼上,全家族的人员全部到齐,给足了他姑妈的面子。
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很多事情,常常如人们爱说的那样: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句人们爱说的话,那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有幸福。2007-05-02 02:17:34
汉学家高本汉有个学生,本来在大学里面念拉丁文和希腊文,理想是当一名高中老师,结果在1946年,当他读到林语堂先生英文版“生活的艺术”,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开始读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本的“道德经”,感觉不满意,所以渴望拜见高本汉,高本汉就建议他跟着他学习中文。高本汉对现代汉语和现代中文文学不感兴趣,喜欢教他们“左传”,“四书”,总之,愿意教他们先秦文学著作。
不料学习两年过后,这个学生就获得美国罗克菲勒奖学金,去到中国调查四川的方言。
不料这一去,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幸福了自己一生。因为他在华西大学呆上的那段时间里,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子宁祖。
这个人就是马悦然。
宁祖当时是18岁高中毕业的学生,父亲是华西大学里面的教授,母亲是省女子中学的校长。马悦然跟另外一位英国男子搬入教授院子里面的空房子居住,当母亲的校长就要求他们两个洋人给自己的女儿教授英文。英国人看上宁祖漂亮的姐姐,不愿意教宁祖,任务自然就落在马悦然的身上。
可是宁祖不愿意学习英文,马悦然就去买了几个罐头的可可粉,每次等宁祖来上课的时候,就给她喝,宁祖虽然喜欢喝可可,但是喝完了就逃课。
宁祖有时候也带马悦然去古籍书店,去外面的餐馆吃饭。虽然有些往来,但是马悦然在来中国之前,就跟本国一女子定了婚,那女子去了美国旧金山大学读书。当马悦然离开成都去香港的时候,离开前的那个夜晚,马悦然和宁祖默默地坐在一个房间里面,大家都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马悦然在香港跟他的未婚妻取得了联系,可是那个女子在旧金山已经有了意中人,想跟马悦然解除婚约,后来马悦然就发封电报给祖宁父母,请求跟宁祖结婚。
祖宁当时跟成都市军管会公安所申请把户口迁移到广州,然后再申请去香港。马悦然就在香港等着她。
等到他们俩团聚后,自此,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可是历史有时候发展却有了大大的退步。上个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期),有个中国女子跟一位法国住北京大使馆的文化秘书恋爱,就出了大问题。这个女子是个绘画的,毕业分配在北京某个剧院里面担任舞台布景,可是她的绘画风格太“资产阶级自由化”,而且跟个法国人有男女关系,所以,就在那个法国人短暂回国的时候,公安连夜就跑到这个女子姐姐在北京郊外的家里,把这个女子抓进了监狱。
不料,那个法国男人不是闹着玩的,他要跟这个女人结婚,这件事情最后的解决得益于法国首脑访问中国的时候,特地向中国当局提出来了。
那女子后来移居到了法国。当时的中国,一位女子,如果跟一个外国男子在公园里面接吻,“探子”发现了,就会把那女子带回到公安的派出所里面关押起来,教育以后,才放出来。
这样的事情,要在今天看起来,已经是“耸人听闻”了。
有位大学教师,在美国读博士期间,妻子也陪读去美,在一个学校里面教授中文,后来课堂里面来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很喜欢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也感兴趣。可惜,这对夫妇即将回国,那少年也想跟随他们到中国去继续学习中文。
不料,那少年的父母同意了儿子的选择,想把他们年少的儿子拜托给这对夫妇俩。
等到他们临行前,就邀请他们到家里作客。当专车把这对夫妇接送到少年家里面的时候,他们感觉好象进入了迷宫……
这对夫妇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紧接着那少年也跟到了国内,来到校园继续学习中文。
少年在校园里面,遇见了两个自费大学生,她们俩请少年给她们补习英文,付课时费给他。年轻人都需要友谊,需要朋友,那少年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女生退出了学习,一个女生就跟少年恋爱了。而且他们还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公寓。
有一天,公安人员找到了那个女学生,跟她谈了些话,问她知道不知道她恋爱的对方是谁,那女生说不知道,于是公安就告诉她;你谈恋爱是你的自由,我们了解到你家庭因为经商,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只是不希望你把那些不良的人员带到少年的身边,我们对他的安全负有责任。
那个女生听完了真实的故事后,可能自己也吃惊不小。于是就消失了。
可是过了几天以后,她又跟少年恢复了来往。
感情,谁能为之奈何?
据说,那少年的父亲就是美国前副总统。
我有个朋友,回国相聚的时候,跟我们大家谈起他那“年轻漂亮”的姑妈来,姑妈很早的时候去北京考电影学院,结果在京遇见了一个外交人员,后来外嫁移居欧洲了。
姑妈前两年又结婚了,这次是嫁入到诺贝尔家族里面去了,现居住美国。朋友说:婚礼上,全家族的人员全部到齐,给足了他姑妈的面子。
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很多事情,常常如人们爱说的那样: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句人们爱说的话,那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有幸福。
不料学习两年过后,这个学生就获得美国罗克菲勒奖学金,去到中国调查四川的方言。
不料这一去,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幸福了自己一生。因为他在华西大学呆上的那段时间里,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子宁祖。
这个人就是马悦然。
宁祖当时是18岁高中毕业的学生,父亲是华西大学里面的教授,母亲是省女子中学的校长。马悦然跟另外一位英国男子搬入教授院子里面的空房子居住,当母亲的校长就要求他们两个洋人给自己的女儿教授英文。英国人看上宁祖漂亮的姐姐,不愿意教宁祖,任务自然就落在马悦然的身上。
可是宁祖不愿意学习英文,马悦然就去买了几个罐头的可可粉,每次等宁祖来上课的时候,就给她喝,宁祖虽然喜欢喝可可,但是喝完了就逃课。
宁祖有时候也带马悦然去古籍书店,去外面的餐馆吃饭。虽然有些往来,但是马悦然在来中国之前,就跟本国一女子定了婚,那女子去了美国旧金山大学读书。当马悦然离开成都去香港的时候,离开前的那个夜晚,马悦然和宁祖默默地坐在一个房间里面,大家都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马悦然在香港跟他的未婚妻取得了联系,可是那个女子在旧金山已经有了意中人,想跟马悦然解除婚约,后来马悦然就发封电报给祖宁父母,请求跟宁祖结婚。
祖宁当时跟成都市军管会公安所申请把户口迁移到广州,然后再申请去香港。马悦然就在香港等着她。
等到他们俩团聚后,自此,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可是历史有时候发展却有了大大的退步。上个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期),有个中国女子跟一位法国住北京大使馆的文化秘书恋爱,就出了大问题。这个女子是个绘画的,毕业分配在北京某个剧院里面担任舞台布景,可是她的绘画风格太“资产阶级自由化”,而且跟个法国人有男女关系,所以,就在那个法国人短暂回国的时候,公安连夜就跑到这个女子姐姐在北京郊外的家里,把这个女子抓进了监狱。
不料,那个法国男人不是闹着玩的,他要跟这个女人结婚,这件事情最后的解决得益于法国首脑访问中国的时候,特地向中国当局提出来了。
那女子后来移居到了法国。当时的中国,一位女子,如果跟一个外国男子在公园里面接吻,“探子”发现了,就会把那女子带回到公安的派出所里面关押起来,教育以后,才放出来。
这样的事情,要在今天看起来,已经是“耸人听闻”了。
有位大学教师,在美国读博士期间,妻子也陪读去美,在一个学校里面教授中文,后来课堂里面来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很喜欢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也感兴趣。可惜,这对夫妇即将回国,那少年也想跟随他们到中国去继续学习中文。
不料,那少年的父母同意了儿子的选择,想把他们年少的儿子拜托给这对夫妇俩。
等到他们临行前,就邀请他们到家里作客。当专车把这对夫妇接送到少年家里面的时候,他们感觉好象进入了迷宫……
这对夫妇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紧接着那少年也跟到了国内,来到校园继续学习中文。
少年在校园里面,遇见了两个自费大学生,她们俩请少年给她们补习英文,付课时费给他。年轻人都需要友谊,需要朋友,那少年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女生退出了学习,一个女生就跟少年恋爱了。而且他们还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公寓。
有一天,公安人员找到了那个女学生,跟她谈了些话,问她知道不知道她恋爱的对方是谁,那女生说不知道,于是公安就告诉她;你谈恋爱是你的自由,我们了解到你家庭因为经商,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只是不希望你把那些不良的人员带到少年的身边,我们对他的安全负有责任。
那个女生听完了真实的故事后,可能自己也吃惊不小。于是就消失了。
可是过了几天以后,她又跟少年恢复了来往。
感情,谁能为之奈何?
据说,那少年的父亲就是美国前副总统。
我有个朋友,回国相聚的时候,跟我们大家谈起他那“年轻漂亮”的姑妈来,姑妈很早的时候去北京考电影学院,结果在京遇见了一个外交人员,后来外嫁移居欧洲了。
姑妈前两年又结婚了,这次是嫁入到诺贝尔家族里面去了,现居住美国。朋友说:婚礼上,全家族的人员全部到齐,给足了他姑妈的面子。
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很多事情,常常如人们爱说的那样: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句人们爱说的话,那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有幸福。2007-05-02 02:17:34
汉学家高本汉有个学生,本来在大学里面念拉丁文和希腊文,理想是当一名高中老师,结果在1946年,当他读到林语堂先生英文版“生活的艺术”,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开始读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本的“道德经”,感觉不满意,所以渴望拜见高本汉,高本汉就建议他跟着他学习中文。高本汉对现代汉语和现代中文文学不感兴趣,喜欢教他们“左传”,“四书”,总之,愿意教他们先秦文学著作。
不料学习两年过后,这个学生就获得美国罗克菲勒奖学金,去到中国调查四川的方言。
不料这一去,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幸福了自己一生。因为他在华西大学呆上的那段时间里,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子宁祖。
这个人就是马悦然。
宁祖当时是18岁高中毕业的学生,父亲是华西大学里面的教授,母亲是省女子中学的校长。马悦然跟另外一位英国男子搬入教授院子里面的空房子居住,当母亲的校长就要求他们两个洋人给自己的女儿教授英文。英国人看上宁祖漂亮的姐姐,不愿意教宁祖,任务自然就落在马悦然的身上。
可是宁祖不愿意学习英文,马悦然就去买了几个罐头的可可粉,每次等宁祖来上课的时候,就给她喝,宁祖虽然喜欢喝可可,但是喝完了就逃课。
宁祖有时候也带马悦然去古籍书店,去外面的餐馆吃饭。虽然有些往来,但是马悦然在来中国之前,就跟本国一女子定了婚,那女子去了美国旧金山大学读书。当马悦然离开成都去香港的时候,离开前的那个夜晚,马悦然和宁祖默默地坐在一个房间里面,大家都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马悦然在香港跟他的未婚妻取得了联系,可是那个女子在旧金山已经有了意中人,想跟马悦然解除婚约,后来马悦然就发封电报给祖宁父母,请求跟宁祖结婚。
祖宁当时跟成都市军管会公安所申请把户口迁移到广州,然后再申请去香港。马悦然就在香港等着她。
等到他们俩团聚后,自此,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可是历史有时候发展却有了大大的退步。上个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期),有个中国女子跟一位法国住北京大使馆的文化秘书恋爱,就出了大问题。这个女子是个绘画的,毕业分配在北京某个剧院里面担任舞台布景,可是她的绘画风格太“资产阶级自由化”,而且跟个法国人有男女关系,所以,就在那个法国人短暂回国的时候,公安连夜就跑到这个女子姐姐在北京郊外的家里,把这个女子抓进了监狱。
不料,那个法国男人不是闹着玩的,他要跟这个女人结婚,这件事情最后的解决得益于法国首脑访问中国的时候,特地向中国当局提出来了。
那女子后来移居到了法国。当时的中国,一位女子,如果跟一个外国男子在公园里面接吻,“探子”发现了,就会把那女子带回到公安的派出所里面关押起来,教育以后,才放出来。
这样的事情,要在今天看起来,已经是“耸人听闻”了。
有位大学教师,在美国读博士期间,妻子也陪读去美,在一个学校里面教授中文,后来课堂里面来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很喜欢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也感兴趣。可惜,这对夫妇即将回国,那少年也想跟随他们到中国去继续学习中文。
不料,那少年的父母同意了儿子的选择,想把他们年少的儿子拜托给这对夫妇俩。
等到他们临行前,就邀请他们到家里作客。当专车把这对夫妇接送到少年家里面的时候,他们感觉好象进入了迷宫……
这对夫妇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紧接着那少年也跟到了国内,来到校园继续学习中文。
少年在校园里面,遇见了两个自费大学生,她们俩请少年给她们补习英文,付课时费给他。年轻人都需要友谊,需要朋友,那少年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女生退出了学习,一个女生就跟少年恋爱了。而且他们还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公寓。
有一天,公安人员找到了那个女学生,跟她谈了些话,问她知道不知道她恋爱的对方是谁,那女生说不知道,于是公安就告诉她;你谈恋爱是你的自由,我们了解到你家庭因为经商,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只是不希望你把那些不良的人员带到少年的身边,我们对他的安全负有责任。
那个女生听完了真实的故事后,可能自己也吃惊不小。于是就消失了。
可是过了几天以后,她又跟少年恢复了来往。
感情,谁能为之奈何?
据说,那少年的父亲就是美国前副总统。
我有个朋友,回国相聚的时候,跟我们大家谈起他那“年轻漂亮”的姑妈来,姑妈很早的时候去北京考电影学院,结果在京遇见了一个外交人员,后来外嫁移居欧洲了。
姑妈前两年又结婚了,这次是嫁入到诺贝尔家族里面去了,现居住美国。朋友说:婚礼上,全家族的人员全部到齐,给足了他姑妈的面子。
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很多事情,常常如人们爱说的那样: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句人们爱说的话,那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有幸福。
2007年6月12日星期二
跨国婚姻--男人篇
现在一说起外嫁女,男人就特别来气,特别是咱中国男人,气就特别大。其实说起来,开始无国界爱情并且修成正果的,起初还是中国的男人。
“外嫁女”这个词汇本身就有点象中国外贸出口的商品一样,在中国活过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就知道“友谊商店”这个词的意思,如今用“外嫁女”,终将有一天,也会归于历史的尘土,就如“友谊商店”一样。
中国男人并不是不够帅,不够温柔,不够优秀,而是咱内心的宽度和博爱的深度问题,说到低,咱自信与不自信的问题,不然咋个说起外嫁女就生出“恨也有悠悠”的模样出来呢。话题不扯远了。先说男人篇。
无国界的爱情不光是中国才有,也不属于中国特色,那是世界范围的事情,是属于全人类的事情。
为什么我先谈起中国的无国界的爱情要先谈到中国的男人呢?
问题很简单,早之中国,是封建传统很盛行的“万恶的旧社会”,自然对妇女的控制和压制都是残酷的。对于女性,社会哪来文明之光呢。
很早的时候,我在一家人民出版社发行的一本杂志上看见过一篇回忆文章,作者描写的主人翁是自己的叔叔,事情追溯起来也是上个世纪20代的事情了。我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有点记忆,只是里面有个情节感觉得很好笑:叔叔娶得一位出生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女子为妻,妻子在中国居住期间,勤俭持家,待人和善以外,特别注重家庭每个成员的个人卫生以及习惯,叔叔有次外出,就跟作者感叹道:自从娶个洋人女子为妻,从此在家中放屁的权利就没有了,看,这不是就出来了吗……
再说我以前看过江南写的“蒋经国传”,那蒋总统,经国先生,年轻时追随革命,去到红色苏维埃当政的地方,艰苦地锻炼自己的革命意志,在贫穷朴实的乌拉山区,不但成为布拉什维克的预备党员,而且还娶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儿作为妻子,那个时候蒋经国叫作尼古拉,妻子芬娜,蒋经国后来给她起了一中国名“方良”,也叫蒋方良。
我有位老师的外侄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跟一个前来中国教书的美国女人结了婚,小伙子长得特象歌星井冈山,身边有很多异性追求,他父母就很担心他,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跟那美国女人结婚,因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他自己的父辈换个活法,结局是完满的,再后来这小后生在美国发展得挺好的。只记得临走的时候,在公园里面的茶馆里,跟老师告别的时候,不顾周围的人,在地上给老师磕了三个响头,感谢前辈对他的帮助和指点。一时间,弄得网球名将胡娜的爷爷满眼是泪,连叹:孺子可教。
流行歌手周华健,当他读台大数学系读到大五上半期的时候,已经在餐厅唱歌,认识了李宗盛,就决定放弃学业,作他的歌星梦,就这个梦想,他告诉在餐厅来听歌的一美国女子,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的女人说:我都老实跟你坦白了吧,作歌星梦,我父母不赞成,我哥哥不赞成,我的邻居不赞成,我前女朋友不赞成,女朋友的父母不赞成,前女朋友父母家的邻居也不赞成。最后连他自己也感觉自己在不务正业了。
这女子诧异;中国的家庭不会这样吧?
周华健说;其实一起吃苦的日子最幸福,他们结婚的时候并不富裕,房租都是由他妻子来承担。当华健成功后,他一次性就还完了他妻子在美国读大学的全部贷款,然后又对妻子说: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让他出去再奋斗几年吧,不然,也许会失去现在的生活物资条件。他妻子告诉他:“我跟你结婚,没有想要过房子,车子,失去了就失去了,华健,我要的是你呀。”他妻子把他从发昏的境地里面拉了出来。华仔也感叹:“我妻子整天在家里面呆着,照看着两个猴子般调皮的儿子,很辛苦,自己却在舞台上风光;掌声,镁光灯,鲜花,换了我是她,我会疯掉的”。所以他要珍惜和加倍还给他的妻子。
有这样的婚姻态度和人生领悟,未来之路,也可风雨无阻了,不是吗?
华仔有这样一首歌:
在风中在雨中
走在那街道上
不愿在喧哗中孤独中冰冷中
想念着牵挂的你
不愿站在那人群中孤立
不愿站在那人群中想你
不愿留着你孤独的时候才
能体会什么叫忐忑与不安的心
我真的不愿意一个人
只愿抱着你轻轻地疼你
只愿拥着你轻轻说爱你
只愿每次我想你的时候
能够有你在身边看着我陪伴着我
如果你对你的恋人有这样的感情,不管她是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即使是在太平洋里;单腿跪下,请求她:
“跟我结婚吧!”
“外嫁女”这个词汇本身就有点象中国外贸出口的商品一样,在中国活过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就知道“友谊商店”这个词的意思,如今用“外嫁女”,终将有一天,也会归于历史的尘土,就如“友谊商店”一样。
中国男人并不是不够帅,不够温柔,不够优秀,而是咱内心的宽度和博爱的深度问题,说到低,咱自信与不自信的问题,不然咋个说起外嫁女就生出“恨也有悠悠”的模样出来呢。话题不扯远了。先说男人篇。
无国界的爱情不光是中国才有,也不属于中国特色,那是世界范围的事情,是属于全人类的事情。
为什么我先谈起中国的无国界的爱情要先谈到中国的男人呢?
问题很简单,早之中国,是封建传统很盛行的“万恶的旧社会”,自然对妇女的控制和压制都是残酷的。对于女性,社会哪来文明之光呢。
很早的时候,我在一家人民出版社发行的一本杂志上看见过一篇回忆文章,作者描写的主人翁是自己的叔叔,事情追溯起来也是上个世纪20代的事情了。我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有点记忆,只是里面有个情节感觉得很好笑:叔叔娶得一位出生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女子为妻,妻子在中国居住期间,勤俭持家,待人和善以外,特别注重家庭每个成员的个人卫生以及习惯,叔叔有次外出,就跟作者感叹道:自从娶个洋人女子为妻,从此在家中放屁的权利就没有了,看,这不是就出来了吗……
再说我以前看过江南写的“蒋经国传”,那蒋总统,经国先生,年轻时追随革命,去到红色苏维埃当政的地方,艰苦地锻炼自己的革命意志,在贫穷朴实的乌拉山区,不但成为布拉什维克的预备党员,而且还娶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儿作为妻子,那个时候蒋经国叫作尼古拉,妻子芬娜,蒋经国后来给她起了一中国名“方良”,也叫蒋方良。
我有位老师的外侄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跟一个前来中国教书的美国女人结了婚,小伙子长得特象歌星井冈山,身边有很多异性追求,他父母就很担心他,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跟那美国女人结婚,因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他自己的父辈换个活法,结局是完满的,再后来这小后生在美国发展得挺好的。只记得临走的时候,在公园里面的茶馆里,跟老师告别的时候,不顾周围的人,在地上给老师磕了三个响头,感谢前辈对他的帮助和指点。一时间,弄得网球名将胡娜的爷爷满眼是泪,连叹:孺子可教。
流行歌手周华健,当他读台大数学系读到大五上半期的时候,已经在餐厅唱歌,认识了李宗盛,就决定放弃学业,作他的歌星梦,就这个梦想,他告诉在餐厅来听歌的一美国女子,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的女人说:我都老实跟你坦白了吧,作歌星梦,我父母不赞成,我哥哥不赞成,我的邻居不赞成,我前女朋友不赞成,女朋友的父母不赞成,前女朋友父母家的邻居也不赞成。最后连他自己也感觉自己在不务正业了。
这女子诧异;中国的家庭不会这样吧?
周华健说;其实一起吃苦的日子最幸福,他们结婚的时候并不富裕,房租都是由他妻子来承担。当华健成功后,他一次性就还完了他妻子在美国读大学的全部贷款,然后又对妻子说: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让他出去再奋斗几年吧,不然,也许会失去现在的生活物资条件。他妻子告诉他:“我跟你结婚,没有想要过房子,车子,失去了就失去了,华健,我要的是你呀。”他妻子把他从发昏的境地里面拉了出来。华仔也感叹:“我妻子整天在家里面呆着,照看着两个猴子般调皮的儿子,很辛苦,自己却在舞台上风光;掌声,镁光灯,鲜花,换了我是她,我会疯掉的”。所以他要珍惜和加倍还给他的妻子。
有这样的婚姻态度和人生领悟,未来之路,也可风雨无阻了,不是吗?
华仔有这样一首歌:
在风中在雨中
走在那街道上
不愿在喧哗中孤独中冰冷中
想念着牵挂的你
不愿站在那人群中孤立
不愿站在那人群中想你
不愿留着你孤独的时候才
能体会什么叫忐忑与不安的心
我真的不愿意一个人
只愿抱着你轻轻地疼你
只愿拥着你轻轻说爱你
只愿每次我想你的时候
能够有你在身边看着我陪伴着我
如果你对你的恋人有这样的感情,不管她是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即使是在太平洋里;单腿跪下,请求她:
“跟我结婚吧!”
熊猫基地与“最后的熊猫”
长年在不同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坦桑尼亚、萨伊、巴西) 研究野生动物的美国
人George B. Schaller 在他“最后的熊猫”(The Last Panda )一书中是这样描写
熊猫的:“ 或许在某些方面,熊猫能改变我们的观念。它表面上的单纯让我 们观
察到它吸引人的特质。熊猫逃脱出它高山上的家园,成为世界公 民,它是我们为保
护环境所付出努力的象征。它虽然体格肥胖,行动 迟缓,却独具创作的天分、艺术
的完美,仿佛专门为了这项崇高的目 标而进化成这种模样。圆圆的扁脸、描黑圈的
大眼睛、圆滚滚逗人 想抱的体形,赋予熊猫一种天真、孩子气的特质,赢得所有人
的伶爱, 想要抱它、保护他,而且它又很罕见。再加上生者往往比死者更能打 动
心弦。这些特质,造成一个集传奇与现实于一身的物种,使它成为 日常生活中的神
话奇兽。”
回国即将离开的前一天,我那兄弟特定带我们参观了位于成都的熊猫基地。当天,虽
然是五月,气温已经达到 35 摄氏度,熊猫基本都呆在室内,害得兄弟叹了几次;
你们回来晚了,我常带外地的朋友来这里,有时候遇见熊猫在花园里面玩耍,有三
十多只的时候。
没有想到熊猫那么怕热,居然躺在冰块上睡觉,每个房间都有专业人员守护,我兄
弟由衷的感叹了好几次;“若是有来生,我一定要变成个熊猫。”,说完后还笑咪
咪地合不拢嘴。 我问为何? 答曰:“你看他们专门有人伺候着,好巴士哦。”
我看介绍说;熊猫一天24小时,有16小时在吃竹子,其实吃得很辛苦的,到了基地博
物馆里面,看见介绍熊猫稀少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便是;熊猫的发情期短,熊
猫的子宫很长,而男熊猫的生殖器又比较短,很难受孕,所以抢救熊猫的科研工作,
跟繁殖和培育熊猫有很大关系。
熊猫基地里面,同时也有小熊猫,当天去参观,个个熊猫都懒洋洋的,生活十分的幸
福。
我仍然需要用夏 勒的话来结束熊猫基地的参观,“我们能跟熊猫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进化历程发生交错,是我们的 运气。我认为,万物皆值得我们欣赏与尊重,我们不
能硬把不知价值 为何物的动物定一个价格。但失去熊猫的损失,似乎还是超过失去
樱 草花成食人鱼,因为它是坚忍不拔、反抗命运的象征,能激起我们伶 悯或佩服
的共鸣。如果失去熊猫,我们就再也看不见它黑白相间的面 孔,它的演化宣告中断,
它独特的基因密码毁灭;它的名字很快就跟 博物馆里尘封的档案中其他数千种绝灭
物种一样,没有什么意义,只 留下一个诘屈聱牙的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us
(意为“黑白相间 的熊猫脚”)。再经过几个世纪的疏离,我们就只剩几件纪念品、
几 根大骨头、几块褪色的毛皮。熊猫的生命完全被遗忘,跟恐鸟(moa) 或长毛象
一般,被剔除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之外。对如此不寻常的动物 而言,这是多么可悲啊!”
当天气温35摄氏度,工作人员怕熊猫中暑,用苹果引诱其进室内,可是熊猫只想吃苹
果,不想挪动身体。
2007年6月10日星期日
观看 IL Divo 的音乐会
在俺们 S 村美丽的初夏,IL Divo 来到这里演出了一场音乐会。
IL Divo 是受到很多人喜爱的,可是到现场去观看演出,才感受到被观众喜爱的程度,演出刚开始,女观众就把胸罩,内裤各三件扔上了演出台上,每首歌曲唱罢,经久热烈的掌声难断。
(乐队演奏了一段乐曲,白帘脱落下来,IL Divo 四帅哥从烟雾中走出来,酷呆了)
这样的热情已经远远超过礼貌的含量了,演出要结束的时候,IL Divo 一声声表示,会尽快再一次来到 S 村。这样的表达,使观众更为欢欣。
俺坐在那里,感觉他们非常的职业化,世界各地的观众如果长期如此疯狂下去,他们将来如何下得了台呢? 想起可怜的迈克 杰克逊,被观众疯狂得来自己换了皮肤,变了心态,后来富裕得来巨额投资在深海洋里面修建房屋,总担心这世界的末日,来日有期。曾经为他疯狂的观众,如今就如憎恨妓女一样,最终抛弃了他。
不管怎么样, IL Divo 是优秀的,但愿一路走好。
附 IL Divo 的网上资料
Il Divo是由四位杰出的大男孩组成,他们个个相貌英俊,都经过正规的声乐训练,他们将流行歌曲、老歌和新歌的演唱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弥合了流行音乐和正统音乐之间长期存在的裂痕。这个乐队的成员是用了两年时间从世界各地搜寻而找到的,他们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西班牙人,还有一个是瑞士人。2004年上半年,他们在伦敦进行排练和录音,于11月1日发行了以自己乐队名字命名的首张专辑。专辑一经推出即大获成功,24小时内就卖出了三万张,第一周便登上全英专辑排行榜冠军王座,一时洛阳纸贵,各音像商店存贷告謦,纷纷紧急追加订单。
有一些歌是大家很熟悉的,如“Nella Fantasia”,它是改编翻唱自Ennio Morricone写的那首“Gabriel's Oboe”。还有“Unbreak My Heart”,这首歌改编翻唱自Toni Braxton的同名歌曲,不过经过了他们的独特处理,听着令人心碎。他们四个人在演唱中分头领唱,而在合唱部分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声音的精美,使得合唱更为强劲有力,他们在演唱中表现出来的激情和克制使人听了热血亢奋。因为这个组合的多国背景,他们的演唱不仅只用英语,而且还穿插有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不过,他们的歌词却是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爱情。
乐队成员简介:
David Miller 美国
Sebastien Izambard 法国
Urs Buhler 瑞士
Carlos Marin 西班牙
在乐队中担任第一男高音的是来自美国的大卫 米勒,他毕业于美国俄亥俄欧柏林音乐学院,并获得了声乐学士学位和歌剧戏剧硕士学位。虽然年纪不大,但资历不浅,过去十年来他在世界各地的四十多家歌剧院担任过首席男高音。
这个组合的第二男高音是来自瑞士的乌尔斯·布勒是。他英俊硬朗的外貌,深邃、清澈的高音和中音,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乌尔斯17岁时就在家乡卢塞恩组织了一个摇滚乐队,后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向多位瑞典法国著名男高音学习过。在参加这个组合前,他在荷兰歌剧院演唱了七年多。
担任男中音的卡洛斯·马林来自西班牙,他在马德里也已成名多年,一直在西班牙版的《悲惨世界》、《美女与野兽》等大型歌剧中担任男主角。近些年来卡洛斯赢得了世界众多观众的喜爱,并在很多歌剧中被称为无可争议的第一男中音。
来自法国的塞巴斯蒂安·伊藏巴尔可能是四人当中资历最浅的一个,他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天赋过人,塞巴斯蒂安还是一位优秀的词曲作者和音乐制作人,他精通吉他、钢琴等多种乐器。2003年参加IL DIVO组合的时候,他正在担任一张独唱专辑的制作人。
2007年6月5日星期二
二战中,德军和盟军每晚奇妙的和谐时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盟军在休战时刻,每到晚上,曾经有过很奇妙的和谐时刻,双边的士兵呆在战壕里面,共同聆听从德军占领下的贝尔格来德电台播放的歌曲“莉莉 马莲”。
歌中这样唱到:
军营前,大门口
立着路灯,它至今还立在那儿
我们会再见面,我们会站在路灯旁边
像从前,莉莉-玛莲,像从前,莉莉-玛莲
我们两个影子融为一个
我们多么的相爱,每人都可以看出来
所有人都将凝视,当我们站在路灯前
像从前,莉莉-玛莲。像从前,莉莉-玛莲
哨兵吹起了归营号
我们一别就是三天!士兵,我这就来
那时我们互相道别
我多想和你一起走,只和你,莉莉-玛莲
它(指路灯)熟悉你的脚步,你美丽的姿态
它整夜不灭,它早忘了我是谁
我应当遭受这悲伤吗?
现在谁在路灯下,和你在一起,莉莉-玛莲?
静谧的天际,和世上的每个角落
无处不见你的柔唇,让我魂牵梦萦
当有一天雾霭最终褪去
我能否还站在灯旁,像从前,莉莉-玛莲?
歌曲打动了所有普通战士的心,这首音乐跨越了战争的空间,因为歌曲唤起了人们对于亲人,情人和故乡的爱情,以及零零总总的存在于生命里的许多美好回忆,很快在战地双边流行开来,成为大家异常喜爱的歌曲。
可是纳粹当局为这首流行歌曲的猛烈势头变得处心积虑,特别是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 戈培尔,他禁止了播放这首歌曲。具有戏剧效果和讽刺意味的是,盟军接着开始每天晚上播放歌曲“莉莉 马莲”,时间仍然是每晚9点55分。双边的士兵仍然准时聆听这首歌曲。
莉莉 马莲 ,她是谁?
“莉莉 马莲”这首歌词最早,是来自德国汉堡一位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国皇家军队的士兵Hans Leip,根据自己女朋友和另外一个女同事的名字,莉莉,和马莲所作的一首诗,时间是1915年。到1937年由Norbert Schultze谱曲,Lale Andersen录制而成。
这首歌曲后来被翻译成18种文本,深受当时饱受战争疾苦的民众喜好。
1980年,德国著名导演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 ,这位曾经做过记者、戏剧编剧、戏剧的导演,拍摄了“莉莉 马莲”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莉莉马莲在战争中跟一位犹太人音乐家的爱情故事,犹太人的父亲以及犹太人地下的抵抗组织,以及德国的二战,乱世再强烈的爱情也是悲剧,因为普通人改变不了战争的残酷命运。1981年4月法斯宾德在“世界报”采访他时说:“如生命允许,我希望拍摄12部反映德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影片;第一个描写第三帝国的主题是《莉莉,马莲》。但不是最后一个……,我在寻找自己在祖国历史中的位置,我为什么是个德国人?”法斯宾德的声明体现了新德国电影艺术家的觉醒和责任。
在德国有个名叫 Marlene Dietrich(1901-1992)著名影星和歌手。她大胆的中性扮相,穿裤装抽香烟,歌声低沉性感而冷酷,风靡了二战前的柏林。纳粹上台后,她毅然离开祖国,加入美国国籍,坚决反战。而听众最爱的还是她唱的Lili Marleen,一份无法释怀的乡愁。
她让这首歌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1937年希特勒开出优厚条件请她回国,遭到拒绝。她从此与德国划清界限,一生中再也不曾踏上故乡的土地。在美国,她在银幕和舞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2年,她在巴黎去世。最终,她的尸骨重回柏林,德国人还在用她的名字命名了柏林的一个广场, Marlene Dietrich广场。美国,法国,以色列政府分别为她所作出的一切授予了她奖章。
本文完
请大家点击下面网页,观看和聆听“莉莉 马莲”这首流行音乐史上出现的奇迹。
屏幕:http://www.youtube.com/watch?v=nfllUtxDriA
各种音乐风格的”莉莉 马莲”: http://www.rhs51.com/lillimarlene.htm
18种语言文本的“莉莉 马莲”http://www.prato.linux.it/~lmasetti/canzonicontrolaguerra/canzone.php?lang=en&id=1600
歌中这样唱到:
军营前,大门口
立着路灯,它至今还立在那儿
我们会再见面,我们会站在路灯旁边
像从前,莉莉-玛莲,像从前,莉莉-玛莲
我们两个影子融为一个
我们多么的相爱,每人都可以看出来
所有人都将凝视,当我们站在路灯前
像从前,莉莉-玛莲。像从前,莉莉-玛莲
哨兵吹起了归营号
我们一别就是三天!士兵,我这就来
那时我们互相道别
我多想和你一起走,只和你,莉莉-玛莲
它(指路灯)熟悉你的脚步,你美丽的姿态
它整夜不灭,它早忘了我是谁
我应当遭受这悲伤吗?
现在谁在路灯下,和你在一起,莉莉-玛莲?
静谧的天际,和世上的每个角落
无处不见你的柔唇,让我魂牵梦萦
当有一天雾霭最终褪去
我能否还站在灯旁,像从前,莉莉-玛莲?
歌曲打动了所有普通战士的心,这首音乐跨越了战争的空间,因为歌曲唤起了人们对于亲人,情人和故乡的爱情,以及零零总总的存在于生命里的许多美好回忆,很快在战地双边流行开来,成为大家异常喜爱的歌曲。
可是纳粹当局为这首流行歌曲的猛烈势头变得处心积虑,特别是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 戈培尔,他禁止了播放这首歌曲。具有戏剧效果和讽刺意味的是,盟军接着开始每天晚上播放歌曲“莉莉 马莲”,时间仍然是每晚9点55分。双边的士兵仍然准时聆听这首歌曲。
莉莉 马莲 ,她是谁?
“莉莉 马莲”这首歌词最早,是来自德国汉堡一位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国皇家军队的士兵Hans Leip,根据自己女朋友和另外一个女同事的名字,莉莉,和马莲所作的一首诗,时间是1915年。到1937年由Norbert Schultze谱曲,Lale Andersen录制而成。
这首歌曲后来被翻译成18种文本,深受当时饱受战争疾苦的民众喜好。
1980年,德国著名导演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 ,这位曾经做过记者、戏剧编剧、戏剧的导演,拍摄了“莉莉 马莲”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莉莉马莲在战争中跟一位犹太人音乐家的爱情故事,犹太人的父亲以及犹太人地下的抵抗组织,以及德国的二战,乱世再强烈的爱情也是悲剧,因为普通人改变不了战争的残酷命运。1981年4月法斯宾德在“世界报”采访他时说:“如生命允许,我希望拍摄12部反映德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影片;第一个描写第三帝国的主题是《莉莉,马莲》。但不是最后一个……,我在寻找自己在祖国历史中的位置,我为什么是个德国人?”法斯宾德的声明体现了新德国电影艺术家的觉醒和责任。
在德国有个名叫 Marlene Dietrich(1901-1992)著名影星和歌手。她大胆的中性扮相,穿裤装抽香烟,歌声低沉性感而冷酷,风靡了二战前的柏林。纳粹上台后,她毅然离开祖国,加入美国国籍,坚决反战。而听众最爱的还是她唱的Lili Marleen,一份无法释怀的乡愁。
她让这首歌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1937年希特勒开出优厚条件请她回国,遭到拒绝。她从此与德国划清界限,一生中再也不曾踏上故乡的土地。在美国,她在银幕和舞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2年,她在巴黎去世。最终,她的尸骨重回柏林,德国人还在用她的名字命名了柏林的一个广场, Marlene Dietrich广场。美国,法国,以色列政府分别为她所作出的一切授予了她奖章。
本文完
请大家点击下面网页,观看和聆听“莉莉 马莲”这首流行音乐史上出现的奇迹。
屏幕:http://www.youtube.com/watch?v=nfllUtxDriA
各种音乐风格的”莉莉 马莲”: http://www.rhs51.com/lillimarlene.htm
18种语言文本的“莉莉 马莲”http://www.prato.linux.it/~lmasetti/canzonicontrolaguerra/canzone.php?lang=en&id=1600
订阅:
博文 (Atom)